西藏密宗靜坐法 (1)
為甚麼要靜坐?
靜坐是佛家修持的重要基礎,其實,靜坐並非只對修習佛法有益,一般人學習靜坐,都能身心得益,對消除壓力尤其有效,學習得好,還可以將壓力轉為推動力,由是人生變為積極。
靜坐對身體健康亦很有幫助。我們人體本來就有一種自動調節的功能,讓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虛耗中恢復過來。但是我們在急促的生活節奏當中,身心都得不到休息,久而久之,身體失去平衡,調節功能減退,健康就容易出現問題。修習靜坐法,透過適當的坐姿和呼吸的調節,能令行者身心都得到放鬆,回復平衡,於是身體的調節功能就能重新啟動。
密宗的靜坐法十分着重呼吸的修習。我們的心和氣其實是相連的,氣不調和,心則不靜,所以當我們情緒激動時,呼吸會變得急促,但當心靜下來時,呼吸便會變得平和。因此,當你滿腦都是妄念,不能制止的時候,你就可以透過調節呼吸,令呼吸變細、變慢、變長,你的心就會靜下來,得以放鬆。這些簡單的方法,任何人都能做得到。
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教靜坐的講座和書籍,並非完全可靠,例如,有些教人閉上眼睛來修靜坐,追求與現實世界完全斷絕的覺受,並以此為修習的證量。這樣的教授,其實會將學人引入一種失去生機的「枯禪」境界,長久修習必定會出現心理偏差。有見及此,我們更覺得推廣正統的密宗靜坐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。
西藏密宗靜坐法 (2)
密宗靜坐法的坐姿
密宗靜坐法的基本坐姿是「毘盧七支坐」。這個坐姿很容易令我們的身體放鬆,呼吸平和 及意念集中,是十分舒適的坐姿。毘盧,即報身「毘盧遮那佛」,亦即大日如來,相傳這個坐法是由毘盧遮那佛傳下來的。七支,是指這個坐法的七個要點,分別是 「身」佔五支,指身體姿勢的五點;「語」一支是用腹呼吸,使氣息平靜;「意」一支是心不旁騖,只觀想著自己的「生法宮」。
生法宮和拙火
密宗靜坐法除了教授坐姿和呼吸之外,還要修習「拙火」。拙火代表人體與生俱來的生機,此生機顯現成為熱量,故稱為「火」;因為是自然而生,不同於世間的聰明造作,故稱為「拙」;這就代表了我們最自然而且生機活潑的平衡狀態。因此修習拙火能喚醒我們的生機,使我們的身心回復平衡。
拙火依「生法宮」而生,而生法宮的位置就在我們體內臍下四指位處。名為生法宮,是說一切法都依此而生,亦是人體能量的集中點。其色鮮紅,形狀為上下相對的兩個三角錐,上三角錐角尖向前,下三角錐角尖向後,拙火即在這生法宮中生起。
我們參加一些宗教活動,像彌撒、拜懺等,從中亦可得到片刻的寧靜,但這只是情緒的調和而已,與密宗靜坐所教完全不同。密宗的靜坐法講求修習生機而得到自然的平衡,這種平衡的效果,並非個人情緒的宣洩,而是徹底的心理改善,這亦是密宗靜坐法的特色。
為甚麼要靜坐?
靜坐是佛家修持的重要基礎,其實,靜坐並非只對修習佛法有益,一般人學習靜坐,都能身心得益,對消除壓力尤其有效,學習得好,還可以將壓力轉為推動力,由是人生變為積極。
靜坐對身體健康亦很有幫助。我們人體本來就有一種自動調節的功能,讓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虛耗中恢復過來。但是我們在急促的生活節奏當中,身心都得不到休息,久而久之,身體失去平衡,調節功能減退,健康就容易出現問題。修習靜坐法,透過適當的坐姿和呼吸的調節,能令行者身心都得到放鬆,回復平衡,於是身體的調節功能就能重新啟動。
密宗的靜坐法十分着重呼吸的修習。我們的心和氣其實是相連的,氣不調和,心則不靜,所以當我們情緒激動時,呼吸會變得急促,但當心靜下來時,呼吸便會變得平和。因此,當你滿腦都是妄念,不能制止的時候,你就可以透過調節呼吸,令呼吸變細、變慢、變長,你的心就會靜下來,得以放鬆。這些簡單的方法,任何人都能做得到。
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教靜坐的講座和書籍,並非完全可靠,例如,有些教人閉上眼睛來修靜坐,追求與現實世界完全斷絕的覺受,並以此為修習的證量。這樣的教授,其實會將學人引入一種失去生機的「枯禪」境界,長久修習必定會出現心理偏差。有見及此,我們更覺得推廣正統的密宗靜坐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。
西藏密宗靜坐法 (2)
密宗靜坐法的坐姿
密宗靜坐法的基本坐姿是「毘盧七支坐」。這個坐姿很容易令我們的身體放鬆,呼吸平和 及意念集中,是十分舒適的坐姿。毘盧,即報身「毘盧遮那佛」,亦即大日如來,相傳這個坐法是由毘盧遮那佛傳下來的。七支,是指這個坐法的七個要點,分別是 「身」佔五支,指身體姿勢的五點;「語」一支是用腹呼吸,使氣息平靜;「意」一支是心不旁騖,只觀想著自己的「生法宮」。
生法宮和拙火
密宗靜坐法除了教授坐姿和呼吸之外,還要修習「拙火」。拙火代表人體與生俱來的生機,此生機顯現成為熱量,故稱為「火」;因為是自然而生,不同於世間的聰明造作,故稱為「拙」;這就代表了我們最自然而且生機活潑的平衡狀態。因此修習拙火能喚醒我們的生機,使我們的身心回復平衡。
拙火依「生法宮」而生,而生法宮的位置就在我們體內臍下四指位處。名為生法宮,是說一切法都依此而生,亦是人體能量的集中點。其色鮮紅,形狀為上下相對的兩個三角錐,上三角錐角尖向前,下三角錐角尖向後,拙火即在這生法宮中生起。
我們參加一些宗教活動,像彌撒、拜懺等,從中亦可得到片刻的寧靜,但這只是情緒的調和而已,與密宗靜坐所教完全不同。密宗的靜坐法講求修習生機而得到自然的平衡,這種平衡的效果,並非個人情緒的宣洩,而是徹底的心理改善,這亦是密宗靜坐法的特色。